所謂的爆紅IP就如同包裹著糖衣的巨型炮彈。
伴隨著韓國電視劇《魷魚游戲》在海內外的意外走紅,部分賣家以其敏銳的觀察力從中嗅到了商機,憑借出售劇中同款面具、服飾、道具等相關產品賺到了這個熱門IP的第一波紅利,成為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然而,近日有消息顯示,該劇的版權所有者Netflix(網飛)已親自下場維權,有賣家的產品已被亞馬遜下架。
魷魚游戲火爆全球的熱度
網飛新作《魷魚游戲》自9月17日上線后,就逐步在全球掀起了一股熱潮。
不論是國外的Tiktok還是國內的搜索引擎可見其傳播速度和熱度!在Tiktok上帶有#魷魚游戲#標簽的視頻播放量已經超過了336億次。
從百度指數來看,#魷魚游戲#搜索量是從9月19日逐步上升,在9月27日達到峰值,到目前仍然熱度不減。
巨大的流量不僅推動Netflix股價創新高,也讓不少賣家靠賣周邊產品大賺一筆。劇中的面具和服裝在亞馬遜新品排行榜的排名迅速飆升,同款運動服及相關產品讓不少賣家吃到了一波紅利,在亞馬遜美國站通過關鍵詞Squid game搜索產品有4000多條,詞條“魷魚游戲服裝”的搜索排名更是從19萬一路攀升至排名第四
但此波紅利與美國萬圣節的時機吻合,屬于流量疊加。其次侵權產品大賣一般不會做,正好給中小賣留出了市場。
Netflix親自下場,侵權掃蕩
正當其他賣家還在觀望時,先一步追熱的賣家已經收到下架通知。
相關數據顯示,Netflix名下的版權多達4000多條,且其名下商標數量也十分龐大,通過USPTO查詢,僅美國就有50個。
另外,根據美國《版權法》第101條和第201條(b)款的規定,將電影作品界定為雇傭作品,編劇等與制片者基于雇傭合同形成雇傭關系,作為雇主的制片者視為作者,享有電影作品的原始版權。
也就是說,《魷魚游戲》的版權屬于美國公司Netflix,千萬不要抱有只在韓國會侵權的僥幸心理。
因此,想要更好地規避侵權風險,盡量不要使用影視作品的名稱,并且作品上最好也不要使用影視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劇照等。
爆款背后往往都藏有侵權風險,侵權投訴有可能比爆單先來,得不償失。我們要結合情況,做好知識產權侵權風險預警,切勿盲目跟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