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海運價格一路暴漲,幸運的是,賣家們終于在國慶前迎來了美森海運跳水降價的好消息。
本以為是“守得云開見日明”,誰曾想好景不長,近日海運價格出現回彈,又加上限電令的影響持續擴大,賣家:這回這價怕是想不漲都難了!
曇花一現,美森海運價格開始反彈
國慶前,美森價格一夜之間從巔峰時期近30元/kg的高位降至20元/kg以內,一時間賣家們奔走相告,甚至有賣家狂拍大腿,直呼“貨發早了”!
然而就在近日,賣家們驚聞噩耗,美森海運又開始漲價了!
根據貨代提供的最新報價,美森正班船價格已漲至21-23元/kg,限時達價格則處于23-25元/kg之間。
經對比發現,相較于十月初的報價,美森正班船價格平均上調了3元/kg。與此同時,以星海運也從原來12-14元/kg,上調至13-15元/kg,平均上調1元/kg左右,或許下周海運價格還會繼續上漲。
如今來看,十一期間海運價格短暫回落或有一部分得益于假期因素的影響,同時限電政策下,賣家發貨量減少,運輸需求降低,海運價格降低也是在所難免。
海運價格撲朔迷離,皇家物流聯合創始人&總經理歐陽可則表示:短期來看,出貨量減少,必然會導致需求的減少,海運的運費也會平穩地下調。但海運市場是否好轉主要還是由集裝箱回流及目的港碼頭操作水平等因素共同決定的。
目前受疫情影響,各大海運碼頭持續發生擁堵,海外供應鏈尚未恢復,專家也表示,未來的海運價格仍有待觀察。
運力依然緊缺
價格是漲,還是跌,關鍵在于海運供需兩端的變化。大家對影響供需的變量看法不同,就導致對未來海運的價格走勢判斷有天壤之別。
從供應角度來看,過去十多年,全球航運業不景氣,棄船、拆船的新聞屢見不鮮,導致大部分資本選擇遠離航運業,從港口碼頭到班輪運力幾乎沒有什么實質提升,面對從去年開始井噴的海運需求,運能缺口十分大。
盡管當前各大航運公司都在積極擴軍備戰,造新船買舊船搶集裝箱,但是海運供應鏈的緊張是全方位的,正如德魯里的全球集裝箱碼頭運營商年度回顧和預測報告中指出的,海運行業的復蘇成長周期需要2-3年。
未來海運價格的變化趨勢
海運業是個典型的周期性行業,根據英國的馬丁·斯托普福特博士所著《海運經濟學》統計,蒸汽機船發明后,全球航運業從興起到衰退一般周期維持15年左右,擴張期一般為5年。2020年以來,一年賺了十年利潤的船運業無疑是迎來了新一輪擴張期。而上一輪這樣的好日子還是出現在出現在2003年到2008年。
全球航運業是否會提前結束此輪擴張期,也不是跨境電商賣家們和外貿工廠所關注的。但是對于我國龐大的跨境電商和外貿產業鏈從業人群而言,比較明確的就是,想利用國外疫情,通過大量生產和鋪貨低端商品來賺取高額利潤的時代肯定是一去不復返了,無論是政策還是成本都無法支持。
與其寄希望于海運價格下跌來增加利潤空間,不如沉下心來,打磨自身產品、品牌、供應鏈和團隊,在充滿不確定性的時代尋找自身的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