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亞馬遜,回顧和復盤也是很重要的運營手法。定期復盤自己的操作方式和運營手法,有時也會帶來一些新的思路。
今天就來把新手賣家常踩的一些坑來總結歸納一下,以避免在以后的運營中不再犯類似的錯誤。
買家賬號引起的關聯
某一位佛山的賣家朋友,自己在做亞馬遜之前,曾經有過一個亞馬遜買家賬號。
在注冊亞馬遜店鋪的時,他并不知道買家賬號之間也會關聯。他用自己原來的網絡、筆記本電腦、信用卡等等資料,注冊了一個亞馬遜賣家賬戶。
但是在店鋪注冊下來3周左右,自己就收到了賬號關聯的通知。
大家熟知的往往是賣家賬號關聯,其實買家賬號之間也是存在關聯情形的。
如果你的軟件和硬件曾經注冊過亞馬遜買家賬戶,再想注冊亞馬遜店鋪的話,最好還是避開這些容易導致關聯的因素。
因為亞馬遜店鋪在注冊完畢后會自帶一個買家賬戶,兩個買家賬戶因網絡環境和硬件相同等原因,容易被判定關聯。
貨件尺寸填寫錯誤引起FBA費用增加
我們國內經常使用的是厘米cm和千克kg,而美歐通常使用的是英寸in和英鎊ib。
在listing的編輯中,如若單位填錯,帶來的后果則是:FBA費用的大增。
在核算自己的FBA費用時,突然發現FBA費用不是之前自己預估的3.41,而是兩倍于這個的價格,頓時就懵了。找了一圈原因,最后才發現自己把尺寸給填錯了。
但是多收的幾百美金FBA費用,最后還是沒有要回來。
這樣的錯誤看似不常見,但其實經常會發生,要仔細檢查。
未貼原產地標簽,被海關留置
好友圈里還有位廣州的賣家,一次發了10箱產品到FBA倉庫。在海關的抽檢中,這批貨物不幸被隨機抽到。
海關開箱檢查后,發現該批貨物的手續和報關單都是齊全的,但是有一點,產品標簽上未標注“原產地”。
也就是我們熟知的“made in china”這幾個字樣。
很多賣家可能會說:我也沒貼啊,怎么就沒事呢?
這其中存在些許概率。
海關并非全檢,只是抽檢,并不一定你的貨物一定會被抽查到。其次,這次沒被抽查到,下次不一定有這種好運氣。
所以,明明是舉手之勞,為何要讓自己的一大批產品處于風險之中。
現在很多負責任的頭程服務商在發貨前都會提醒賣家貼上這個標識。
站內信聯系顧客踩坑
某位賣家因為自己店鋪的一個差評,用站內信聯系買家。
差評的內容,賣家感覺并不是來自產品。所以,他就在站內信中試著聯系了一下買家。買家也回復了,承認是自己留錯了。
但是,這位賣家犯了一個嚴重的錯誤,那就是直接使用“please delete this negtive review”這樣的表達。
這種表達是亞馬遜嚴格監控的表達方式,可以說這位賣家直接撞在了槍口上。
店鋪被封后,又花幾千塊錢去服務商那里申訴。結果依然沒通過,還損失了幾千塊。
所以,在站內信的溝通中,賣家一定要牢記亞馬遜的“紅線”在哪里。
不要隨意使用“five star”、“positive review”這類的詞匯,這些基本屬于違規描述。